導讀:不會留案底,成年人報假警一般面臨5日以下拘留和500元以下罰款的處罰,如果情節較重,處罰可能提升至15日以下拘留,并處500元以上罰款
5月13日,河南南陽。幾名小學生用電話手表撥打119,稱自己學校發生火災,然后掛斷電話,之后被消防叔叔上門約談,口頭警告教育。進行正面引導,給消防叔叔點贊。
熊孩子報假警被約談案例2
2023年8月10日,同德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群眾發送短信報警稱“我被綁架了”,因無法獲取準確位置,指揮中心立即聯系了州公安局指揮中心,在州公安局的幫助以及同德縣公安局唐谷派出所民警的摸排走訪下,獲取到了報警人的親屬信息并在第一時間核實了警情的真實性,最終發現是一名14歲小孩拿著公安機關的宣傳單在報假警玩耍。因違法嫌疑人未滿14周歲,公安機關未作出行政處罰,對其進行了口頭教育。
熊孩子報假警被約談案例3
10月22日,廣州番禺警方接到一名小孩報警,稱其被人“綁架”。警方迅速核查出該報警電話為小黎的電話手表號碼,并立即出警調查。
經查,小黎就讀番禺區新造鎮某小學5年級,其在校上課期間,將電話手表交給老師統一保管。當天上午放學時,小黎忘記將電話手表帶走,后被當天值日的同班同學小黃發現,小黃一時貪玩,用小黎的電話手表撥打110電話謊稱被“綁架”,意在作弄小黎。
10月24日,番禺警方又接到一名小孩的報警電話,稱有人跟他說身上有“炸彈”和“火箭筒”。接報后,民警立即到報警地址進行核查,但并未發現有異常情況。隨后,民警聯系上報警人小羅,他承認在與同學玩樂過程中,誤將游戲情節當作現實情景,使用其母親的手機號碼撥打了110電話報警。
經核查,上述警情均為謊報警情。民警對小黃和小羅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,鑒于2人未達到法定年齡,未造成嚴重后果,遂責令其家長嚴加管教。而2名“熊孩子”認錯態度誠懇,作出深刻檢討,承諾以后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,家長們也表示一定會嚴加看管孩子。
假警的處罰根據情節的輕重不同有所不同。一般情況下,報假警可能面臨5日以下拘留和500元以下罰款的處罰。如果情節較重,處罰可能提升至15日以下拘留,并處500元以上罰款。此外,如果是故意報假警,尤其是誣陷他人,可能面臨更嚴重的刑事責任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291條之一,編造并傳播虛假險情、疫情、災情、警情等,造成嚴重社會秩序擾亂的行為,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管制;若造成嚴重后果,則可能面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喝多了,喝酒了報假警也基本是一樣的處罰結果。
未成年報假警怎么處罰
未成年報假警的情況,雖然法律規定中沒有明確說明具體的處罰措施,但根據法律規定的精神,對于未成年違法行為的處理,會考慮其年齡、行為動機、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,從教育和矯正的角度出發,處罰措施可能會相對溫和,一般是口頭教育警告。
不會
編造虛假警情將導致拘留五日的懲罰,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,但并非構成犯罪,因此并不會留下犯罪案底。
所謂“犯罪案底”,通常特指個體曾經違反法律或者進行犯罪活動的歷史記錄。
律師解析:
違法性阻卻事由一般包括正當防衛、緊急避險、法令行為、正當業務行為、自救行為、被害人承諾、推定承諾、假定承諾、自損行為、危險接受、義務沖突等。
報假警屬于擾亂公共秩序,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;情節較輕的,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。報假警會擾亂公共秩序,妨害公共安全,侵犯人身權利、財產權利,妨害社會管理,具有社會危害性。
如果讀者如果需要民間接待法律方面的幫助,歡迎到隨時電話或者留言法律咨詢 熱線:4008865736
我們用專業的法律知識,相似判例來幫您解答,快速達成您的訴求